如何有效地使用主動語態展現自信?
在審查申請文件的過程,招生委員會想找的是有自信、有能力的申請人,
而在申論或個人陳述中展現這些特質的最好方法便是使用主動語態。 藉由在分享個人經驗、目標和未來計畫時使用主動語態可以給文章堅定、自信的語氣。
主動和被動語態的差別
簡單來說,句子要寫成主動或被動語態是由主詞決定。
當主詞做一個動作,句子便寫成主動語態。
舉例來說,在「I led a campaign to end world hunger.」這個句子裡,句子的重心是作者本身領導了那個計畫。然而,當句子的主詞接受一個動作,則句子是寫成被動語態。 舉例來說,「A campaign to end world hunger was my first leadership experience.」這裡強調的是那個計畫,而非作者的領導。
為什麼要用主動語態?
在英語寫作和演說中最常用的是主動語態而非被動語態。
主動語態一般比較直接,也給作者更自信和堅定的語氣。
使用主動語態的效果在分享個人生活經驗、說明目標和闡述未來計畫時尤其明顯。 下面提供了幾個例子來示範使用主動語態可以在自信的傳達上有什麼樣的效果。
分享個人經驗
在述說個人經驗的細節時,使用主動語態有助於強調你藉由這次經驗來學習和成長。 請看看以下的例子。
1. 主動:As a young child, I was impressed by my father’s work ethic.
被動:My father’s work ethic impressed me as a young child.
2. 主動: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I saw a shocking example of social injustice.
被動:An example of social injustice shocked me 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如你所見,用主動語態寫成的例句著重在作者的經驗。
這些陳述建立了對瞭解更多塑造了作者的目標和動機的經驗的期待。 用被動語態寫成的例句產生的效果就沒那麼強並且對於個人特質的連結也比較不清楚。
說明目標和未來計畫
主動語態也適合用來說明未來的計畫。
主動語態可以巧妙地強調你這個個人主動掌握了自己的未來,也為自己設定目標。 請看下方例句的差異。
3. 主動:I plan to start my own business and positively impact the community.
被動:Starting my own business and positively impacting the community is my plan.
4. 主動:I hope to make connections at my internship site and continue working in the field after graduation.
被動:Making connections at my internship site and continuing to work in the field after graduation is my hope.]]]
在這些使用主動語態的例句裡,作者展現了主動和自信,藉由這樣的語言表現巧妙地展現招生委員期待的人格特質。 相同的句子用被動語態寫成時,作者給人的印象比較猶疑和不夠果決。